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MSI 主機板支援Windows 11
MSI微星科技宣佈已為旗下多款主機板配備了TPM2.0,以支援全新Windows 11作業系統。 根據微軟說法,TPM 2.0和UEFI BIOS軟體都是安裝Windows 11作業系統的必要條件。以下所舉列的微星主機板都符合這兩項要求。更多操作說明可以參考微軟官方網站。除了主機板之外,與Windows 11相容的平台也需要有相容的處理器。瞭解如何在 MSI 主板上啟用 TPM 2.0 的更多訊息,可至MSI網站參閱。 1 英特爾第六代/第七代酷睿處理器不在官方的相容處理器列表中。 2 相容的處理器列表: AMD - https://docs.microsoft.com/en-us/windows-hardware/design/minimum/supported/windows-11-supported-amd-processors Intel - https://docs.microsoft.com/en-us/windows-hardware/design/minimum/supported/windows-11-supported-intel-processors
-
ASRock主機板支援平台全揭露,體驗最新Windows 11作業系統
自從微軟Microsoft正式發布最新Windows 11作業系統後,「我的電腦支援Windows 11嗎?」紛紛成為全球各大PC討論區的熱門話題。全球領先的主機板製造商華擎科技ASRock,也馬上為所有使用者整理出旗下主機板的支援清單,讓您一目瞭然! 或許你已經聽說,安裝體驗Windows 11的前題,是主機板必須安裝TPM 2.0硬體模組才行。其實,不需要額外安裝TPM 2.0模組,ASRock大多數主機板已經在BIOS內建韌體TPM功能(Intel平台稱為「Intel Platform Trust Technology」;AMD平台稱為「AMD CPU fTPM」),使用者只需要進入BIOS並打開特定選項,即可支援TPM 2.0功能,並通過Windows 11的安裝環境檢測程序。快來下表看看,我們列出的主機板支援清單吧! (a) 切換至"Security”頁面,並找到"Intel Platform Trust Technology” 選項。 (b) 開啟(Enabled) "Intel Platform Trust Technology”功能並儲存離開BIOS。 (a) 切換至"Advanced”頁面,並找到" AMD fTPM switch” 選項。 (b) 將選單切換至"AMD CPU fTPM”並儲存離開BIOS。 隨著更多微軟Windows 11支援訊息的更新,華擎科技也會第一時間提供所有使用者最直接、快速的更新支援!
-
猜猜新的主機板能用幾年呢? Intel新一代CPU保護蓋出現新的LGA-18XX腳位
Intel將在下一代Alder Lake處理器將「僅」用2年的LGA 1200腳位換成的新的LGA 1700腳位,同時因為處理器變長、插槽高度降低關係,現有的LGA 115X/1200的散熱器也將無法共用,但以上這都不算什麼,因為從近期流出的下一世代主機板CPU保護蓋來看,Intel似乎在腳位上還有其他準備 網友@momomo_us在推特爆料了一張疑似Intel下一世代主機板CPU保護蓋的圖片,上面印刷的字樣大大的寫著「LGA-17XX/LGA-18XX」,前者毫無疑問的就是第12代處理器Alder Lake所對應的腳位,至於後者就顯得格外耐人尋味了。 關於這個神祕的LGA-18XX腳位有兩種推測,比較樂觀(?)的想法是認為可能會是Intel第14代處理器Meteor Lake,也就是那個傳說中的7nm製程的處理器,只不過按照Intel的歷來大約每兩年換一次腳位和製程的時間推算,這樣的規劃似乎有一點太早了(自家的7nm工廠都還不確定是否來得及完工咧)。 所以另一派的人則認為LGA-18XX可能只是對應下一代Xeon-W工作產處理器的腳位,畢竟Xeon-W處理器雖然已經從消費級市場撤出已久了,但卻一直和Core i採用相同腳位,造成有門路的玩家在入手處理器之後,不選擇購買專屬(貴死人)的W系列晶片組主機板,而是改用價格更實在的Z、B系列主機板來替代,所以Intel出招把處理器腳位改為互不相容,好讓自己與廠商能從主機板中多賺個兩手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華擎科技發布全新10公升DeskMini Max概念電腦,重新定義高效能迷你電腦新標準
全球知名主機板、顯示卡與迷你電腦領導品牌華擎科技,很榮幸地發布全新AMD平台的10公升DeskMini Max概念電腦。DeskMini Max可支援最新的AMD Ryzen™ CPU和APU、獨立顯示卡以及高達128GB的DDR4記憶體。不論在日常工作任務、遊戲、商用、家庭娛樂還是內容創作,皆提供卓越的效能。 DeskMini Max除了預留四個PCIe插槽的空間,便於安裝PCIe卡、5.25”光碟機、3.5”硬碟或是單風扇水冷散熱器等周邊裝置,還能夠藉由四根支援ECC記憶體模組的U-DIMM插槽以及RAID功能,建立專屬迷你工作站。DeskMini Max讓使用者可以根據不同需求,輕鬆打造出多樣化的配置。 DeskMini Max擁有一個M.2固態硬碟、兩個SATA介面和九個USB連接埠,包含在主板前側的一個Type-C介面,提供行動裝置充電和資料傳輸功能。在不另外安裝顯示卡的情況下,可同時支援最多三個顯示輸出。此外,DeskMini Max 使用80 PLUS®銅級認證和客製化線長的電源供應器,讓整線更簡單的同時,還能節省空間,並且帶來更好的散熱表現。 DeskMini Max機殼繼承了DeskMini系列方便組裝和擴充升級的設計概念,只需要花幾分鐘的時間便能組裝完成,打破一般大眾對於ITX機殼的印象。如此全方位的DeskMini Max概念電腦,相信一定能符合使用者的期待。
-
性能選配操之在我,MSI全球獨創MPG GAMING MAVERIK客製化主機套裝組
為了滿足玩家對規格的要求,MSI獨創全球率先推出MPG GAMING MAVERIK客製化主機套裝組,預裝搭配MSI的MPG Z590 GAMING EDGE WIFI SP特仕版主機板與Intel Core i7-11700K處理器、並搭配MPG CORELIQUID K360 SP一體式水冷和G.Skill聯名Trident Z Maverik記憶體,讓玩家免除最複雜的安裝工序。同時,還可依自己需求選配顯卡、電源供應器與儲存容量,徹底滿足玩家的自我需求。 MPG GAMING MAVERIK客製化主機套裝組不論在內部性能或外觀,皆經過縝密設計,讓潛在性能表現更穩定。MSI 主機板、一體式水冷與機殼在燈光效果也同步整合進系統中,完美活力配色,打造獨有的居家氛圍。 MSI在超頻性能頻創世界紀錄,在CPU性能優化能力上頗受各界肯定。MPG GAMING MAVERIK採用Core i7-11700K處理器,8核心16執行緒,提供3.6GHz的基本頻率並支援20條PCIe 4.0通道。加上MSI獨有的Core Boost技術,可以在4.8GHz的預設全核頻率下穩定運行,釋放第11代Core處理器真正的性能。 MPG GAMING MAVERIK客製化套裝主機搭配G.SKILL聯名記憶體,支援3600MHz的Intel XMP頻率。G.SKILL副總經理Tequila Huang提道:“多年來,G.SKILL與MSI緊密合作,致力為全球PC遊戲玩家在每個新世代平台提供的出色儲存性能。我們很高興與合作夥伴共同打造Intel Z590晶片組的MPG GAMING MAVERIK客製化套裝主機,攜手合作優化,展示最優異的平台性能。” MPG GAMING MAVERIK客製化主機套裝組預裝主板、CPU、記憶體與一體式水冷,完美搭配不僅為玩家省下冗長的安裝時間,還可依照自己的預算、需求,選配顯卡、電源供應器與儲存容量。同時附搭24 pin和8pin電源延長線,讓DIY玩家在安裝電源時,輕鬆進行整線。除此之外,機殼側板採用開門設計,以及磁性防塵過濾網,提供最友善的安裝便利性。
-
靜音散熱至上 技嘉推出全新AMD X570S系列主機板,搭載最高16相直出數位電源設計4組PCIe 4.0 M.2高效穩定靜音三者兼得
技嘉科技-全球頂尖主機板、顯示卡和硬體解決方案製造商,宣布推出最新的 X570S系列主機板,透過至少14相供電設計、6層以上低溫電路板等用料提高系統穩性,為AMD最新發表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提供最佳的相容性及效能表現。 全系列搭配全新散熱外觀設計,無晶片組風扇散熱設計,搭配最高四組自帶高散熱效率裝甲的PCIe 4.0 M.2插槽設計,讓NVMe固態硬碟在7000 MB/s高速運作時不會過溫降速,也可以避免晶片組因高效運作導致高熱來不及宣洩的問題。新推出的X570S系列主機板除了支援最新的PCIe 4.0架構之外,更搭載豐富的功能。 其中頂級的X570S AORUS MASTER主機板採用極致的直出式16相數位電源設計,提供最穩定的電源管理控制,讓超頻效能提升,搭配Fins-Array II第二代堆疊式鰭片及第二代直觸式熱導管、Thermal Guard III雙面加高式SSD散熱片、Smart Fan 6等先進散熱技術,讓主機板上在高負載運作下依然可以維持低溫高效。此外精選機種內建的Active OC Tuner主動式超頻調校技術,讓效能提升更具彈性。 AMD副總裁暨客戶端零組件業務部總經理Chris Kilburn 表示:「AMD很高興推出創新的X570主機板,為AMD Socket AM4平台帶來更多產品,這些新主機板將繼續作為AMD 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極致效能的堅強後盾,進一步發揮電腦重度使用者、遊戲玩家和內容創作者的無限潛能。」 技嘉X570S主機板全系列內建2.5GbE網路,提供高速網路通訊,而精選的X570S AORUS主機板更搭載最新傳輸速度高達2.4Gbps的WiFi 6甚至WiFi 6E 802.11ax無線網路!此外技嘉X570S系列主機板皆內建前置USB 3.2 Type-C® 介面,讓使用更方便,而精選的AORUS X570S系列主機板更搭載USB 3.2 Gen 2x2 Type-C® 規格,提供高達20 Gbps高速外接傳輸頻寬,資料傳輸更迅速。 同時,本次技嘉也發表最新的X570S AERO G創作者系列主機板,在內建與X570S 主機板同等級的電源用料、散熱規劃、高速網路、4組PCIe 4.0 M.2介面的同時,還搭載廣受創作者好評的VisionLink功能,提供創作者的創意更快速轉化為實質作品! 技嘉科技通路解決方案事業群產品管理平台處長 徐繼道表示:「為消費者提供最佳產品,一直是技嘉的使命,而提供玩家相容性絕佳、高效低溫的高品質AMD平台主機板,更是我們研發AMD主機板的堅強實力的具體呈現。」 徐處長進一步指出:「技嘉的X570S 系列主機板是追求效能的玩家及專業設計人士所開發的,在最高直出16相直出式數位電源、高階VRM散熱、無晶片組風扇靜音散熱設計、多組PCIe 4.0介面、超高速連網及新BIOS設計...等特點的加持及工程師專業的研發、調校下,不但效能跟穩定性能讓追求效能的使用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是組裝AMD平台高階電腦玩家的完美選擇。」 本次技嘉推出的X570S系列主機板,在技嘉研發人員專業的研發設計加持下,重新規劃硬體線路,並加大晶片組散熱片的表面積,讓原本需要風扇協助的散熱設計可以在不改變解熱效果的情況下,全系列皆升級為X570晶片組無風扇散熱設計,不但解決X570晶片組風扇噪音問題,更避免散熱風扇容易發生的卡灰的情況,再次證明技嘉領先同業的產品力。 加上依照不同機種設計及特性搭載的第二代Fins-Array、新型直觸式熱導管或全覆蓋式散熱片等先進VRM散熱設計,同時M.2搭載獨家設計的Thermal Guard III雙面加高式SSD散熱片,讓X570S系列主機板在靜音的氛圍下散熱效能大幅提昇!搭配Smart Fan 6技術的複合式風扇接頭、多溫控偵測點、7段雙散熱曲線調校模式、智慧風扇停轉…等軟硬體優勢加持,不管處理器、VRM、晶片組甚至最高速的7000MB/s Gen4 M.2固態硬碟都不會有過溫降速的或影響效能表現的情況。 除了散熱設計大幅精進之外,技嘉在X570S系列主機板的電源設計也大幅強化,以完美發揮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的極致效能,技嘉X570S系列ATX機種皆採用至少14相電源設計,並依據不同使用需求,搭配最高90安培Smart Power Stage或60安培DrMOS等嚴選MOSFET電晶體,提供最佳電流處理效果及處理器在高速運作時所需要的電源管理及溫度控制,以完美發揮新處理器的極致效能及卓越的超頻能力。 其中高階的X570S AORUS MASTER更採用與上一代X570 AORUS XTREME旗艦主機板同樣等級的直出式16相全英飛凌(Infineon)數位電源設計,搭載的Power Stage電晶體單相可處理70安培電流需求,有效降低電源阻抗並強化相位負載平衡,讓各相電源平均分配並處理電源需求,避免單一電源供應模組長時間在高負載下運作,以降低大幅功耗及廢熱的產生,進一步增加電源效率、耐用度及使用壽命,讓玩家在針對最新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進行超頻時,不用擔心電源供應不穩定或電源供應模組溫度過高而導致超頻失敗或效能欠佳的情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X570S AORUS MASTER、AORUS PRO AX及AERO G等機種搭載技嘉最新開發的Active OC Tuner主動式超頻調校技術,可以讓處理器的超頻頻率及運作核心數依據不同電流配置需求及執行的應用程式特性,在原廠預設的精確增壓超頻功能(PBO,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與手動超頻之間動態切換,讓玩家用相對應的頻率及核心數來執行的對的程式,以達到最高效能表現。 以往玩家在執行不同應用程式時,需要先計算確認負載高低?是不是需要多核心…等外在條件,再進入BIOS進行設定東西軍,在魚(PBO)和熊掌(手動超頻)兩個選項之間人工切換。有了技嘉Active OC Tuner主動式超頻調校技術,玩家只要在啟動此功能便能魚與熊掌兼得,輕鬆享受自動超頻設定最佳化所帶來的優勢,讓系統運作更輕鬆寫意。 技嘉AORUS X570S系列主機板支援最新的PCIe 4.0規格,為了讓PCIe 4.0周邊產品可以進一步發揮效能表現,特別採用較低損耗的6層以上低溫2倍銅電路板設計,PCIe 4.0超頻控制晶片的加持,讓PCIe頻寬再提高,有效增加PCIe儲存裝置的資料傳輸量,並增益處理器及記憶體的超頻能力,幫助玩家進一步榨出相關電腦周邊產品的隱藏效能,傳輸速度再次突破極限。 同時技嘉精選的主機板充分運用處理器及X570晶片組內建的PCIe 4.0線路,搭載4組PCIe 4.0 M.2插槽,透過磁碟陣列建置,可讓4組AORUS 7000S SSD協同運作,達到絕佳的存取效能,同時散熱強化裝甲的配置,能有效降低過溫掉速發生的機率,讓玩家可以真正享受到新一代PCIe 4.0帶來的優異效能表現。 技嘉X570S系列主機板全系列搭載2.5GbE乙太網路,提供電競玩家更快速、更穩定的網路傳輸。同時精選搭載無線網路功能的機種也至少採用Intel® WiFi 6 802.11ax網路晶片,以高達2.4 Gbps的傳輸速度,提供逼近2.5 Gbps乙太網路的高速無線資料傳輸,特別是X570S AORUS MASTER更進一步搭支援6GHz頻段的Intel® WiFi 6E 802.11ax網路,讓網路傳輸更順暢,玩家可以依照需求在自由搭配使用有線與無線網路,讓網路連線更有彈性。 而在外接擴充裝置連線部分,技嘉X570S主機板全系列內建前置USB 3.2 Type-C® 介面,讓使用更方便,而精選的AORUS X570S系列主機板更搭載USB 3.2 Gen 2x2 Type-C® 規格,提供高達20 Gbps高速外接傳輸頻寬,資料傳輸更迅速,搭配技嘉VISION DRIVE 1TB外接硬碟,更能充分發揮其高速傳輸的特性! 技嘉X570S系列主機板,延續技嘉市場青睞的優異品質,並搭載廣受好評的外觀設計、RGB LED燈效、耐用品質、外接擴充、音響級音效...等功能,以提供玩家最極致的電腦使用體驗, 同時,全機種搭載最新的Q-Flash Plus技術,玩家可以在不安裝處理器、記憶體、顯示卡,甚至不開機的狀況下,透過簡單幾步驟輕鬆更新主機板BIOS,讓玩家在取得新一代甚至下一代AMD處理器時,不需再擔心主機板BIOS版本不支援而無法開機的狀況。 為整合產品系列名稱、提高市場專注度,讓品牌經營及消費性產品的行銷策略達到最大最大綜效。技嘉也將原本專為創作者研發設計的AERO及VISION兩大產品整合為AERO系列,並率先從AMD平台切入,與這次X570S系列推出同步發表X570S AERO G主機板,之後VISION系列將會成為AERO的一份子。 全新的X570S AERO G主機板採用14相全數位供電,透過高品質Intersil PWM控制晶片搭配單相電流耐受度60安培的DrMOS電晶體,搭配兩倍散熱面積的新一代全覆蓋式散熱片,提供穩定且低溫的供電效果。X570S AERO G搭載許多專為創作者設計的功能,內建的4組搭載散熱裝甲的PCIe 4.0 M.2插槽,不用擔心高效運作導致過熱的降速情況! 此外AERO G也搭載創作者試用過都讚不絕口的VisionLink 功能,透過單一USB Type-C®規格傳輸線,提供數位手寫板最高達60 Watt的電力,並可傳輸影像,讓專業人士不需要再接一堆煩人的線材,使用更便利。將節省下來的時間、空間及心力浪費運用在更重要的內容創作上。此外,2.5 GbE乙太網路、Intel® Wi-Fi 6 802.11ax無線網路、USB 3.2 Gen 2x2 Type-C®及前置Type-C®傳輸介面及Active OC Tuner主動式超頻調校等技術,都有助於創作者大幅提昇工作效率。 技嘉X570S主機板全系列搭載豐富功能並採用技嘉廣受好評的超耐久技術,玩家可以透過這個平台來體驗技嘉主機板所支援的各項獨特功能,並深切體驗技嘉產品是建構電腦主機的最佳選擇。
-
小體積卻有高效能、Mini-ITX組機最佳選擇,MSI MPG B560I Gaming Edge WiFi開箱
隨著Intel 11代的正式登場,各主機板廠商也是在接續Z590晶片組之後,陸續地推出更多平價或中階版本的500晶片組產品線來對應,對於玩家來說,入手一片新款的B560主機板來搭載如11代Core i7或i5等級的處理器似乎是蠻超值的做法;先前在站上也介紹過多款的B560主機板了,這次要開箱的是主打ITX規格的MSI B560I Gaming Edge WiFi這一片,迷你ITX規格尺寸的B560,是否能發揮出強大且高效能的11代火箭效能呢?看了就知道囉! 有別於一般的彩盒體積,Mini-ITX主機板在包裝上就已經是迷你尺寸了,外觀上的多彩設計除了可以看到有產品型號之外,對應Intel最新處理器的標示以及內建Gen 4 M.2架構的支援也通通都特別彰顯在外盒上頭,不過,盒子內的誠意可是滿滿喔,除了主機板本體外,附件部分有提供了包括說明書/使用手冊、光碟、龍魂銘板、專屬貼紙、M.2固定螺絲、SATA線材、無線網路天線以及清潔刷與獨家小工具等,其中的獨家小工具是一組一字/十字起子,方便玩家DIY時使用,包括拿來拆卸主機板上頭的M.2散熱片固定螺絲。 相較於前代的B460晶片組來說,B560晶片組可對應11代處理器的優勢顯然更具競爭力與相容性,不只可支援11代、連10代處理器也可以在B560上面使用,配上了支援新的PCIe Gen 4 M.2插槽設計與最新的Wi-Fi 6E無線網路,基本上整款主機板的設計已經涵蓋了玩家需要的各項元素與使用功能,而且是通通集合在這片Mini-ITX的尺寸規格內,不僅僅是小巧且五臟俱全而已,許多規格配置上都已經超過更多了。 整體的主要特色包括了內建有Core Boost核心升壓技術、Audio Boost音效增強技術、DDR4 Boost記憶體超頻技術、8層PCB設計與2oz厚度銅的添加等,也加大了整體的PWM散熱片面積與採用高導係數的7W/mk導熱墊協助散熱,結合剛剛提到的Wi-Fi 6E與2.5G LAN、新一代Lightning Gen 4(Gen 4 PCIe與M.2)等,直接打造最強大的Mini-ITX架構。 下面就透過圖片來巡禮一下這片小巧又強大的MPG B560I Gaming Edge WiFi主機板吧! 照慣例,看過外觀之後當然是要實測一番才能知曉這款主機板的效能表現,平台的部分同樣選擇了11代的Intel Core i7-11700K這顆處理器,並且搭配了RTX 3060 Ti一起來作一番效能檢視,下面也將本次測試平台配備列述、以供參考! 測試平台規格: 處理器:Intel Core i7-11700K 記憶體:T.T. TOUGHRAM RGB DDR4-3600 8GBx2(共16GB) SSD: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SN850 1TB PCIe 4.0 M.2 SSD 顯示卡:NVIDIA RTX 3060 Ti FE 電源:ENERMAX Platimax 1350W 透過CPU-Z的偵測,可以看到這次使用的是11代的Core i7-11700K這顆處理器,以及採用的是MSI MPG B560I Gaming Edge WiFi這片主機板,下面也將使用3DMark與PCMark 10等軟體以及4款遊戲來做一下效能驗證。基本上在Cinebench R23與CPU-Z Bench上頭的表現也是符合i7-11700K的成績,並沒有因為是ITX小板子、B560等級就打了折扣,同樣是有達到該處理器的水準。 3DMark的測試上,可以看到不論是Time Spy或是Fire Strike系列的測試項目上,都具備不錯的數據表現,一點也不輸給自家大哥Z590晶片組的成績,透過Core i7-11700K的搭載,同樣能夠提供玩家極佳的效能表現。 在PCMark 10的實測上也同樣是如此,整體表現達到7,529分,也是十分亮眼的成績。 遊戲的部分則是透過下面4款來做驗證:《刺客教條:維京紀元》、《看門狗:自由軍團》、《戰爭機器5》、《光明記憶:無限》,雖說僅搭配RTX 3060 Ti,但實際表現上已經不俗,不論是《刺客教條:維京紀元》下的FHD解析度成績可以達74 FPS或是《戰爭機器5》4K解析度的40.2 FPS表現,都是可以讓玩家輕鬆暢玩遊戲的,如果不是對應高解析度下的光追效果,這樣的組合基本上可以提供玩家在Full HD與1440P的2K解析度下足夠使用,當然,想要更優異的FPS表現,還得要有更強大的顯示卡加持才行囉! 如果認為小體積所以會縮減一堆功能的話,那可就錯了!在這片MSI MPG B560I Gaming Edge WiFi上頭大概除了沒有大板子的4組DIMM(內建2 DIMM)以及一堆PCIe插槽外(1組PCIe x16),其實該有的則是一樣不缺,如果玩家想拿來搭配10代的處理器也是可以的,入手一顆10代的Core i5、配上這片主機板的整體表現,不僅預算上可以更加精打細算,效能表現不會比配上11代與Z590來的有太大落差,算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了。 要是再把內建的WiFi 6E加進來的話,就算套個小機殼與電源,配上11代的內建顯示核心,誰說Mini-ITX不能有極佳的使用體驗呢?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讓初心者成為電腦叢林探險王,MSI MAG B560M BAZOOKA主機板開箱
因為疫情爆發的關係,逼得父母、小孩不得不都待在家中進行遠距上班上課,也使得不少人為此特別添購或組裝一台新的電腦主機,不過在這嚴峻的環境下,加上又主要多是為了應付日常辦公,電腦的購置預算的自然是能省則省囉。 不過在控制預算的同時,適時的注意產品的規格並確保性能可以滿足工作用途外,保留適當的擴充性也是需要納入考量的一環,因此負責承載一切零件的主機板在這方面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像是微星推出的MAG B560M BAZOOKA便是一款能夠兼具價格與擴充的主機板,以下就讓小編來開箱細看各項規格吧! 微星推出的MAG B560M BAZOOKA是一款採用Micro-ATX尺寸的主機板,在外觀上使用了電腦產品上相當罕見的軍綠色配色,讓它在外觀上顯得格外獨特搶眼,細看的話,頗有軍規、質保的意涵。 規格佈局上,主機板的LGA 1200腳位能夠相容Intel第10代和第11代處理器,電源配置則是採用5+2+1相供電設計,同時在6層的PCB版中加入2 Oz的銅來幫助整體的散熱,使主機板能有更好的穩定性。 此外,雖然MAG B560M BAZOOKA屬於入門級的產品,但在4條記憶體插槽均能夠支援單支最大32 GB DDR4記憶體,共計最大128 GB記憶體空間,同時產品還支援了微星自家的DDR4 BOOST超頻技術,使記憶體的支援速度可以達到5066 MHz,讓電腦能有個更好效能發揮空間。 擴充性方面,備有兩組M.2插槽來安裝SSD,且能夠對應第11代處理器支援PCIe 4.0通道,提供最高7000 MB/s的傳輸頻寬,而且考慮到10代處理器不支援PCIe 4.0通道,主機板非常的貼心的加入自動M.2通道切換器,能夠自動辨識處理器支援的通道種類並進行調整,讓MAG B560M BAZOOKA不會像其他主機板一樣因為通道不支援的而造成SSD無法讀取的問題。 最後在後端I/O連接埠的配置上,主機板提供了2組USB 2.0、2組USB 3.2 Gen 1 Type A、2組USB 3.2 Gen 2 Type A,HDMI、DisplayPort、PS/2鍵鼠連接埠、2.5G RJ45網路孔以及3個3.5mm音源孔,但出於產品定位的關係,沒有USB Type C和內鍵Wi-Fi,有此需求的玩家會需要額外擴充,這點還需稍微注意。 本次效能實測使用的是Intel Core i7-11700K處理器,並且以文書辦公主機的用途為出發點,所以不搭配獨立顯卡,而是直接使用處理器本身的內顯,讓我們來看看單靠處理器的效能能否撐起日常辦公的需求吧! 處理器:Intel Core i7-11700K 記憶體:T.T TOUGHRAM RGB DDR4-3600 8GBx2(共16GB) SSD:Western Digital SN850 PCIe 4.0 1TB M.2 SSD MAG B560M BAZOOKA雖是定位偏入門的主機板產品,但像是支援DDR4-5066的記憶體、自動M.2通道切換器、兩組垂直的SATA 6Gbps插槽等,都讓它在功能與組裝的便利性不亞於其他高階產品,同時在價位上,不到4,000元的價格對於荷包的負擔也較小,因此能夠將更多資源運用在更大容量的硬碟或是效能更好的處理器等上,讓玩家能夠更輕鬆地擁抱更好的工作效率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BIOSTAR映泰推出最新B560MX-E PRO主機板,中階主機板新選擇
高階主機板、電競與電腦周邊設備國際大廠BIOSTAR映泰,今日宣布推出最新B560MX-E PRO主機板。 B560MX-E PRO為Micro-ATX尺寸規格,支援Intel第10代與最新第11代處理器,外觀設計採用低調現代的銀黑配色,搭載PCIe 4.0,傳輸速度比PCIe 3.0快2倍,並支持16GT / s的頻寬,提供更好的訊號傳輸品質。 另外提供4個DDR4雙通道記憶體插槽,最高可支持128GB,強化後最大超頻速度可至4000+(OC) Mhz,同時配備了PCIe M.2 4.0(64Gb / s),USB 3.2 Gen1和WiFi 6支援等功能讓訊號涵蓋範圍更遠,傳輸速度更快; 此外主機板還設有4組SATA 6Gpbs連接阜,可支援Intel的快速儲存技術,儲存裝置的擴充性相當充足,是一款非常適合設計師,創意與IT工作者及一般玩家的主機板。 B560MX-E PRO配備了BIOSTAR映泰的Digital PWM功能為主機板以及內部零件提供穩定的電壓及保護,再搭配Dr. MOS供電模組確保電流穩定度滿足對Intel第11代處理器的供電需求,並在運行時保護主機板與零件並提高系統的效率。主機板還設有BIOSTAR的Debug LED功能,透過Debug LED通知用戶主機板與硬體狀態,通過主機版上內置的LED燈組幫助識別系統中存在的任何問題,即時讓使用者了解主機板與硬體的狀態,大大縮短測試時間。 B560MX-E PRO主機版的I/O面板中,包含2個支援WiFi 6的WiFi天線連接埠、1組由Intel® I219V晶片組LAN連接埠支援更快的網路速度以及一組DVI-D連接埠。另外配有支援4k解析度的HDMI與 VGA-Out連接埠。音質方面,有由ALC897音效晶片所支援的3個音源接孔,具備 110dB SNR 音效輸出(DAC) 品質 及 90dB SNR 錄音 (ADC) 品質,提供7.1聲道劇場級環繞音效的音更加逼真與震撼力十足。 BIOSTAR映泰此次推出的的B560MX-E PRO主機板結合現代簡約設計與全新技術,讓創意與IT工作者們,一般玩家或是需要商務娛樂的使用者們能安心入手享受非凡使用體驗!
-
美商恩傑 NZXT N7 B550開箱試玩,初試啼聲 一鳴驚人 加入AMD主機板行列的處女秀!
不曉得各位對NZXT的N7系列主機板有沒有印象,簡約的外型、覆蓋全片電路板焊點的金屬裝甲,看起來乾淨俐落,而隨著AMD Ryzen 5000系列的登場,NZXT也推出了首款針對AM4平台的B550主機板,精心設計的各項連接埠、支援PCIe4.0、Wi-Fi 6E等等,讓玩家們能夠配對AMD信仰。 NZXT N7 B550主機板在外觀上,依舊延續N7系列的簡約設計,配色方面也是最簡潔有力的黑與白,而小編本次入手的則為白色款,其覆蓋全身的白色金屬裝甲採啞光設計、帶有一點點磨砂觸感,無論是視覺還是觸覺、以及PCB保護層面上,都設計得相當巧妙。 但不知玩家們有沒有發現,N7 B550下半部擴充槽部分,只有看到PCIe的插槽,而不見SSD的安裝位置呢?可別以為要拆下所有金屬裝甲才能安裝,那樣太麻煩了,N7 B550在安裝方面最有意思的就是這個部分,下半部擴充槽設置了兩塊磁吸蓋板,掀開後可以發現M.2插槽,防止灰塵侵入外,還兼顧美觀。 NZXT N7 B550為ATX規格、尺寸為30.5cm x 24.4cm,而身為AMD AM4架構的新成員,除了支援時下最新的Ryzen 5000系列,往下也支援Ryzen 3000與Ryzen 4000系列,不過Ryzen 3000系列的APU則不在支援列表上,玩家們可得注意;且N7 B550具備了12+2 DrMOS電源相位設計,PCB也採用6層設計,從最根本開始便打下良好基礎。 看到處理器右方、記憶體插槽的部位,N7 B550具備4個DIMM記憶體插槽,最大可安裝共128GB的DDR4,如果搭配Ryzen 5000系列的話,超頻可達DDR4 4666 MHz以上。 而在擴充插槽方面,N7 B500則搭載2組PCIe x16,一為4.0 x16、另一個為3.0 x4、另外還有2組PCIe 3.0 x1插槽;掀開磁吸蓋板之後,可以發現2組M.2 SSD插槽,可支援Type 2280規格的SSD,但略為可惜的是沒有散熱墊,其一支援安裝PCIe 4.0 x4 SSD、另一個則是支援PCIe 3.0 x2與SATA SSD。 網路連接部分,則是配置了Realtek RTL8125 2.5G LAN、並支援高效節能乙太網路802.3az;至於無線網路部分,N7 B550則提供玩家Intel雙頻無線-AX210 Wi-Fi 6E的規格,且支援雙頻2.4/5/6GHz;另外還有藍牙連結,N7 B550支援Bluetooth V5.2規範。 那麼NZXT首度加入AMD晶片組陣容的這款N7 B550到底在效能表現上,是否能成為其他硬體的後盾呢?所以測試當然是必不可免的囉,由於N7 B550為NZXT第一款AMD主機板,因此小編本次也就直接採用AMD 3A大平台來進行測試囉。 主機板:NZXT N7 B550 處理器:AMD Ryzen 7 5700G 顯示卡:AMD Radeon RX 6700 XT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x2 SSD:SP US70 PCIe 4.0 1TB M.2 SSD 首先在BIOS視窗看看,N7 B550M主機板的BIOS版本、與小編所配置的AMD Ryzen 7 5700G;當然也可以在進階選單中開啟AMD的黑科技SAM功能,N7 B550倒是直接內建開啟了,省去一道步驟。 接著換到CPU-Z上看看,除了在BIOS上看到Ryzen 7 5700G以外,主機板欄目上也能看見N7 B550的偵測資訊,支援PCIe 4.0(16.0 GT/s),而在CPU-Z評測上可以看見,Ryzen 7 5700G所獲得的分數為6403.5,另外再加上針對CPU效能測試,身為箇中好手的CINEBENCH,對於這顆Ryzen 7 5700G,CINEBEHCH也給出了單核1.225pts、多核13,746pts,對比小編當時Ryzen 7 5700G開箱評測文中的測試平台來說,分數基本上不分伯仲,即使是首度讓主機板產品加入AMD陣容,也不難發現NZXT的用心之處。 當然顯卡的評測也不能少,如果使用3DMARK來評測,那麼數據就會相當牢靠,驗證DX11效能的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以及Fire Strike Ultra,分別獲得28,295/15,995/8,424分、測試DX12效能的TimeSpy、Time Spy Extreme則有12,191/5,635分,哎,相信各位玩家們看過這麼多站上的3DMARK評測分數,對於Radeon RX 6600 XT應該瞭若指掌吧?作為稱職的硬體後盾,看來N7 B550可說是相當優秀啊。 遊戲方面,小編也選了《刺客教條:維京紀元》與測試光追功能的《看門狗:自由軍團》,當然黑科技FSR功能,小編也使用了《The RiftBreaker》來做嘗試;雖說在開了光追之後的《看門狗:自由軍團》還是有一些進步的空間,但《刺客教條:維京紀元》,在AMD 3A大平台的優化之下,無論是最基本的FHD還是4K解析度,都具有相當優異的水準,甚至在FSR的加持之下,《The RiftBreaker》的評測竟然跑出了相當驚人的數據,這在在都顯示出,SAM也好、FSR也好,雖說NZXT才剛第一次踏入AMD主機板,但在各方面對於AMD功能與硬體的相容性上,都表現得相當不錯。 AMD近年來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已經有不少玩家開始使用AM4架構的平台了,當然各家廠商也都紛紛投入這塊迷人的領域中,雖說NZXT旗下產品以水冷與機殼最廣為人知,但其實N7系列主機板也是頗受好評,當然,在Intel平台之後,跨足轉進AM4架構,完善旗下N7系列主機板的陣容,無論對廠商還是對玩家而言,都是件相當美滿的事,而小編在經過測試與實機體驗後(拿來組玩D2R的平台XD),在3A架構下,雖說是處女秀,但NZXT N7 B550這塊主機板仍是表現地可圈可點,完全不落俗套。 廠商名稱:NZXT - 美商恩傑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名稱:立光科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官方客服&維修LINE:@kronefans
最多人點閱
- 不讓Z490專美於前、Intel 400系列入門選項,BIOSTAR RACING B460GTQ主機板開箱
- 微星MSI C236A WORKSTATION主機板實測開箱,給你工作站級的穩定與強力效能!
- 沉穩內斂的真摯配置、發揮硬體效能的最佳助手,MSI MPG Z590 GAMING PLUS開箱
- 搭載USB 3.2 Gen 2x2和2.5GbE LAN、入門玩家最佳選擇,MSI MAG Z490 TOMAHAWK主機板開箱
- 極限龍魂「十力」解放、10核心沒在怕!MSI Z490 ACE主機板開箱評測
- 太極撥10核、「十力」不容小覷,ASRock Z490 TAICHI主機板效能測試
- 超迷你電競主機板,華碩ASUS Z170I PRO GAMING實測開箱!
- AMD CPU與超輕巧ITX小板輕鬆配:華碩 ROG STRIX B450-I GAMING ft. Ryzen 3 3300X
- 以白皙為黑暗帶來一抹色彩,ASUS Prime Z490-A主機板開箱
- 鋼鐵銀白傳奇再現、迷彩風格重返,ASRock Z490 Steel Legend主機板開箱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搭載遊戲加速引擎,微星MSI Z170A GAMING M5「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主機板開箱試用